9月23日至2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区域国别学智库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主办,来自全球77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43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出席开幕式。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斌致欢迎词,副院长周鑫宇向参与工作坊的学者们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主要环节与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向与会学者讲授了区域国别研究与智库建设,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智库应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巍围绕“智库与学术发展”进行授课,具体阐述了如何撰写高质量内参,分析了中国智库建设的机遇,并对青年学者提出了研究建议。光明网舆情中心副主任王欣围绕“信息大数据与智库”展开授课,通过介绍相关案例,展示了新时代下智库如何依托大数据技术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从而使智库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支撑。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为大家带来有关“怎样撰写智库报告”的课程,他从智库报告的定义与分类、要求及选题、结构和写作等方面展开,帮助青年学者提高在新时代撰写智库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全球化智库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为参加工作坊的学者讲授了“智库的国际化发展”。她以全球化智库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社会智库等民间机构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黄日涵教授讲授了“新媒体时代智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他提出,中国智库应以政策建议为基础,发挥自身影响力,利用新媒体解释内政外交思想,架好思想和学术交流平台,沟通广大群众。周鑫宇就“智库育人”和与会学者进行分享,他指出,在区域国别学领域中,高校智库的主要优势和关注点是培养国际问题分析师。
北外“区域国别学智库工作坊”旨在为学者们提供一个了解智库内核、参与智库建设的平台,探讨智库对区域国别学发展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整合国内外智库研究的学术成果、智库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学科发展、智库运营与智库人才培养多个角度切入,共同探讨区域国别学智库的特质与作用,促进区域国别学研究领域的合作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