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刚过去韩国的期中考试周,有很多同学一边上课一边复习功课,在忙碌之余,有些同学就想知道韩国大学对于成绩的评定方法,是不是也和国内一样,考不过就挂科。那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国内在考试上都是“绝对评价”的体系,也就是说一门科目有100学分,学生要是能过60分就是及格。但是在韩国这边对于学生的成绩则是用“相对评价”的方法,也就是说不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作为最终成绩,而是会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率、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每项具体占多多少比重是由任课教授决定的。所以在韩留学的同学们或想去韩国留学的同学们一定在平时就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哦~
学分的概念
学分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每门课的“价值”,比如学生们常说的某一门课程是三分的课,那么你在顺利修完这个课程之后就能得到你应得的三个学分,也会有二分和一分的课程,当然了一般专业课的课程学分是在三分。
韩国的学校都是学分制,同学们通过每学期上课积累自己的学分,修满毕业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了。每个学期都会规定最高和最低修多少分,比如总学分要修满130个学分左右,学校也会规定每学期最低不低于12个学分,不高于24个学分。所以大部分同学一般一学期会选择15-18学分,这样每学期的课程都可以很合理的安排,正常毕业。
韩国大学的成绩评比系统主要分为A+、A、B+、B、C+、C、D+、D以及;顾名思义A+是最优的,F即为不合格。每门课程教授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换句话说,有一些“出手大方”给分不错的教授,也有一些很严格,会压分的教授。所以在选课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教授的口碑,以及上过这门课同学们的真实评价,此外还需要看一下这门课的讲义计划书,上面会明确标示给分标准。很多留学生当入学时并不了解这些,因此选了很多比较难修的课程,导致最后成绩不高甚至重修。
在韩国大学课程中,比较常见的给分比例是由讲义、讲义+讨论、讲义+作业、讲义+讨论+发表,顾名思义,标注讲义的课程,主要是以教授讲课为主,学生课堂做笔记,课下复习,由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决定最终的等级。
讨论、作业的形式一般是分组学习,发表、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提交报告书等形式组成,这些还需要大家入学后慢慢适应。
一般韩国教授是不会给留学生不及格的,哪怕你的学习成绩不好,教授会考虑到留学生给予一些照顾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期末成绩公布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是可以向教授提出成绩异议的,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教授提出异议,大多数的情况下,教授是会修改你的成绩的。所以在韩国留学的同学们不需要有很多的压力和负担,只要认真、努力学习,毕业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