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同学向我们发来了提问:“老师,大家都想读国际通商学,这个专业都能学些什么?”所以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一篇详细的专业解读为大家奉上!
首先,从字面角度来看,“国际”一词,大致可以理解为各个国家之间,而“通商”一词,大致可以理解为建立或发展贸易关系。
所以国际通商专业通俗来讲,就是借助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学习,来研究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并学习如何建立或发展国际/区域贸易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科阶段的国际通商专业以培养能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了解各国与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熟悉国际贸易惯例,相关规则与政策、且有能力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拓展、管理与调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专业在经济学、商学、贸易学、营销学、管理学等多领域课程的支撑下,通过课堂结合实践的教育模式,锻炼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数据分析力,国际思维能力、商务社交能力以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
国际通商专业与经济学,经营学(工商管理)等其他商科类专业,虽然在课程设置上有相似之处,但学生最终的就业方向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国际通商专业学生毕业后常见的就业选择有以下几种:
◆在专业贸易公司就业;
◆在一般企业进出口相关部门就业;
◆在金融机构或外商投资企业就业;
◆攻读研究生,走学术道路,在各种研究所就业或成为参与国际通商的公务员。
这里为大家列举三个可应聘的具体岗位:
外贸销售与国际渠道拓展专员:在企业中负责进出口贸易磋商、谈判、签约等工作,兼顾运输、保险、报检等业务,并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随时制定策略,调整和拓展新的国际贸易渠道。
外贸税务管理: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职责包括但不仅限于进出口货品的报关、查验,包括异常处理以及各种单证的审核和制作。
外贸业务经理:在企业中负责管理、监控与协调国际产业链订单,确保业务单完成总额及效率,兼顾处理相应海内外客户投诉。